[hkes_show_google_ad] 小編:隨雲 (HKESPORTS報導) 在LMS賽區,雷葛爾這隻角色似乎沒有受到其屢屢上手術台削弱的影響,仍頻繁地出現在Ban&Pick的名單上,綜觀其他賽區,只有LMS對雷葛爾持續地保有跟削弱前一樣的重視,是什麼樣的Meta或是運營方式,讓LMS的隊伍對雷葛爾依然保有高評價?還是只是單純的LMS打野選手套路限縮了他們可選擇的英雄池?小編下面就自己的觀察,會試圖為大家解釋這一個選角的策略。 單純的從一個打野英雄的選擇上,雷葛爾在幾經削弱之後,的確是一個定位相當尷尬的打野英雄,論前期的風向能力不及李星;論後期團戰能力不如葛雷夫,自身機體的限制使的他通常在起完半邊野區就必須回補,其實在打野英雄的選擇上並不太能算是相當一線的選擇。
然而,雷葛爾仍有從草叢跳E這一個幾乎必綁的操作,和在攻擊裝起來後Q跳EW九頭蛇的瞬間爆發連段,在邊線小規模碰撞和取得裝備優勢的情況下,雷葛爾的追擊和團戰收尾能力同樣不是其他打野可以取代的,於是,在LMS這樣一個前段班對戰情況撲朔迷離的賽區,雷葛爾的選擇似乎也不是這麼難以理解了。 雷葛爾在有裝備領先和等級的狀況下,瞬間突進的穩定性和爆發性並不是其他打野英雄能媲美的。

(圖片擷取自youtube)
現在在各大賽區,藍寶都已經是一個BP率和勝率都極高的選角,於是乎自然就會衍伸出許多處理藍寶的方法,LCK多半是選用雷尼克頓之類打線相當強勢的角色搭配伊莉絲E技能的強勢塔殺性能直接打穿藍寶,可是在LMS之中,伊莉絲的選擇顯然是一個太過不穩定的戰術,一旦前期無法帶起風向,後期醬油的角色幾乎都不太會成為LMS的隊伍樂於嘗試的戰術配製,而LMS有別於LCK最大的戰術取向,就是LCK的前段隊伍其實相當願意選出一些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有這麼好,但是在極限操作的前提下相當強勢的陣容;在這個前提之下,為了面對藍寶這一個後期相當強勢的團戰角,而葛雷夫又都屢屢遭Ban的情況下,雷葛爾就承擔起了這一個補足團戰能力的角色定位,當一個隊伍在沒有葛雷夫可選的情況下,往往就是想做事的拿李星,想打團的拿雷葛爾或者是卡力斯,想打套路的拿埃爾文。 在LMS中,藍寶和雷葛爾的交易很常見,也就看得出LMS隊伍對於團戰期AOE輸出能力的重視

(圖片擷取自youtube)
在小編的觀察中,雖然在LMS之中雷葛爾的BP率相當高,但是實際上遭Ban的場卻不多,顯見其實在各隊伍的心中,雷葛爾雖然強,但也並不是放不得的角色,只要有足夠的戰場切割和保排能力,並且在前期做好眼位和對雷葛爾的野區施加壓力,雷葛爾能做的事情也就相對有限,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情況下,前段班的對決其實不太會看到雷葛爾,大家反而比較願意拿李星、卡力斯這一類在戰術和戰場進退更為靈活角色,當然M17這支隊伍是一個比較特例的情況,他們的打野Taizan擅長的英雄在理解中只有雷葛爾和葛雷夫,所以在葛雷夫屢屢被ban,而M17其實又相當仰賴JG作為遊戲中運營的核心,所以M17這支隊伍經常為Taizan雷葛爾這件事情,也就不是很難以理解的部分。 在首選就幫自家打野拿下擅長的英雄,是M17這支隊伍常見的套路

(圖片擷取自youtube) 簡而言之,雷葛爾這英雄之所以在LMS會這麼強勢,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的厲害,而主要是在LMS的風氣中,多半在前段班撲朔迷離的對決狀況下雙方都比較不願意去做出比較冒險的選角方針,把打野的英雄放到在後期打團的脈絡選擇中,相對起來除了葛雷夫,雷葛爾也稱得上是能製造AOE傷害的一流打野英雄了。 [hkes_show_google_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