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D時代再現!?談凱特琳的崛起

獨家專題, 英雄聯盟
小編:隨雲 (HKESPORTS報導) 隨著MSI的結束,我們再一次看到Meta英雄的轉變,一個從各賽區季後賽就開始頻繁使用,被認為難以破解的「盾盾陣」,以及因它而起的大後期炮台型AD Carry,也在MSI的舞台上發光發熱。各大賽區的主播台不斷有「埃爾文+凱特琳的組合太強,能不放就不放」的言論,令小編不禁好奇是什麼原因,讓凱特琳能重出江湖呢? 實際上凱特琳和盾盾陣的關係密不可分,正是因為盾盾陣可以給予一個輸出點位安全的輸出環境,才能使後期AD Carry開始能和功能性AD一較高低。所以小編這篇文章會著重從兩個點去探討:一是為什麼盾盾陣會這麼的強勢?二是為什麼凱特琳和盾盾陣的相性似乎要比其它AD來的高? 4 可以看到,凱特琳和盾盾陣的搭配在BP上幾乎是成套出現的,可見凱特琳與盾盾陣的關聯之緊密 (圖片截取自Youtube) 盾盾陣的概念,有點類似於S2、S3時的四保一策略,傾全隊資源去保護一個後期輸出點位。但不一樣的是,盾盾陣的要求比四保一的陣容要容易成立的多,一般來說只要有兩隻可以上盾的保排角色跟一隻後期輸出點位就已經足夠成立。另外的點位,就可以選出強勢的前中期風向角色,來保證隊伍其他線路的壓制性,讓需要發育的點位可以不受到其它線路的干擾,並且在前中期的團戰也較傳統四保一陣容更容易取得優勢,以其他路的進攻換取盾盾陣的構成,是這陣容的核心理念。而且這個盾盾陣的組成方式很多,不一定是中下輔、野輔下等,所以換位的彈性也很高。可是為什麼是「盾盾」陣呢?索拉卡、索娜這一類的奶媽角色為什麼不行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盾盾陣的目的,就是需要在現時中期團戰開始,敵方一波大爆發之下還能保住目標。面對勒布朗、李星這一類瞬間傷害極高的前中期角色,可以瞬間拉高血量的「盾」或是例如露璐大絕這類的技能才有方法保證Carry位抗住傷害後仍有足夠的血量留在戰場內收割。而被保護的目標也不是就爽爽輸出就好了,同樣有條件必須要符合。因為盾盾陣面對瞬間傷害具備很強勢的抗衡能力,可是面對持續的傷害卻沒有什麼抵抗能力,所以輸出點位就必須具有在被保護期間可以收掉對方一、兩人的爆發能力。這也就牽涉到,為什麼凱特琳會脫穎而出,成為重點爭奪角色。 3 在團戰拉扯中Bang頂著全部人的盾往前硬收,正是凱特琳在盾盾陣中發揮的典範 (圖片截取自Youtube) 凱特琳之所以和埃爾文合拍,是因為埃爾文提供草叢可以讓凱特琳的被動有兩倍的累積速度,搭配芮蘭颶風箭的效果,幾乎一到兩下普攻就可以有被動的額外爆擊傷害。而埃爾文在盾盾陣中的BP順位相當高,因為他擁有壓倒性的打野速度,讓他可以在前期就買出贖罪神石等對團戰造成相當大影響的裝備。在保排方面只要另外搭配露璐、卡瑪等角色就可以有近乎全面的保護能力,在和埃爾文搭配的角色中,就是凱特琳最為強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提到盾盾陣,腦子裡一定先浮出凱特琳站在埃爾文的草叢中瘋狂爆擊的畫面,而且前期凱特琳手長的優勢,會讓她在六等前都具備優勢壓線的能力,相較寇格魔、圖奇來說,凱特琳即使在面對艾希枷蘿這類壓線的下路來說,前期也絕對有抗衡能力。 實際上,以盾盾陣來說,凱特琳絕對不是唯一適合的AD Carry,但她絕對是最適合「有埃爾文的盾盾陣」的角色,所以,除非你是像Bang一樣對自己的走位和輸出能力,及隊友Hold不Hold得住都相當有自信,否則在沒有埃爾文的前提下,單拿凱特琳的效果,未必較圖奇及寇格魔佳。 4 SKT告訴大家破解凱特琳在盾盾陣中的辦法,就是用一隻強勢的正面衝排搭配走位優異的持續輸出壓制後排,就如圖中Huni直接正面嘲閃到往前點的Zven,雖然G2一樣保的住Zven,可是無法在被保護期間收頭就已經失去了盾盾陣的目的。 (圖片截取自Youtube)

Tags :

example, category, and, terms

Share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