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隨雲(HKESPORTS報導) 回顧整個LPL的賽事過程,小編第一個關注的點無非是他們對於野區的執著,也許是S6的版本演進使得打野英雄的選擇很大程度的決定了整場比賽的戰術走向,但在LPL,這個以打野為核心的狀況則更加明顯,下面小編會已打野角色為核心去對整個LPL季度的BP進行解釋。 在打野角色上,季初開始還還算是多元並立,雷珂煞、鏡爪、李星、雷葛爾等等角色都還有其出場的機會,但是到了第二周開始,BP率仍舊保有30%以上的打野角色只剩下雷珂煞和葛雷夫二者,此時的BP戰術其實相當簡單,如果打野角色選擇的是葛雷夫,那麼上路和輔助多半會選擇具備強力控制的角色或者是坦克,如麗珊卓、波比、納第魯斯、貪啃奇等英雄,輔助當然還是我們的牛哥─亞歷斯塔為優先選擇,但如果此時上路選擇了菲歐拉、奎恩或是不太會被放出來剛普朗克等雪球輸出型的上路,搭配的則多半是擁有前期gank能力的雷珂煞或是第二選擇的古拉格斯,一方便在帶風向上可以在前期比輸出型的打野做更多事,另一方面也補足隊上的前排能力。 大多以上野為核心的這段時間,中路的選擇則會傾向在隊伍選擇風向能力強的打野時拿出勒布朗,而在打野相對需要發育的情況下拿出維克特保證清兵和後期的發育空間,又或者是三AD體系中常出現的中路庫奇或是法洛士來進行速推塔的戰術。至於版本OP的船長或雷茲,基本上不是被Ban,就是被選擇風向型的雷珂煞或是酒桶照三餐照顧,在不然就是配合AD或上路選擇露璐作為搭配,不過在戰術上的確露璐是有她的缺陷所在,因此勝率始終不超過50%。 上路和打野坦克和輸出能力的互補,大程度的決定了整場戰術的走向
(圖片截取自youtube) 到了季中大約第五周開始,打野道具附魔偃月的改動使得AP型的英雄開始發光發熱,此時酒桶、伊莉絲、奈德麗等AP打野英雄抬頭,各自有著各自被Ban的理由,酒桶擁有強大的先手和反開能力,搭配偃月附魔後中後期的輸出和雪球能力也不至於像前面版本的坦型酒桶過於乏軟;伊莉絲則是在此階段前期最為優秀的打野,因為此版本菲歐拉、麗珊卓等較為皮軟的上路英雄仍是大家比較樂意去選擇的,而蜘蛛己方推線的情況下有E技能的上吊和Q技能的正逆向斬殺效果使得她相對容易塔殺對方上路進而滾起上路雪球,進而奠定整場遊戲的勝敗,奈德麗則是在搭配中路庫奇、EZ、法洛士等角色時具備相當強勢的逼塔能力,而且在善於使用奈徳麗的選手手中,她同時也可以是一個搭配穩定控制就可以輕鬆滾起雪球的角色。 於是在版本打野開始越來越針對於上路後,中路的選手們開始站出來和打野一起扛下比賽的勝敗關鍵,勒布朗、庫奇還是這個版本前期優秀的選擇,或者搭配曾在第五、六周曇花一現的寇格魔使用露璐,當然在這個版本下剛普朗克的Ban率略為下降的情況下,也不失為一個選擇,而版本後期主要則大多數由沙皇阿祈爾主宰賽場,刺客型的角色主要更多搭配在前中期的打架陣上,主要是陣地和打架型的陣容在爭奪諭示者的能力較為強悍,能為隊伍carry點位提供更多的單帶空間並牽制對方的雙tp。 三個AP型打野各自在此時期呼喚一方風雨
(圖片截取自youtube) 後期到季後賽期間,希維爾搭配穩定控制如波比、茂凱的強開陣回歸主流賽場,因為中路阿祈爾和上路艾克這兩個有裝之後的大魔王,打野的選擇則回到後期有更為強大的輸出能力或者是中期具備逼塔或推塔的能力,奈徳麗和葛雷夫因而在此時BP率飆升,由於上路的大坦和sup多半偏好選擇坦型而非珍娜、索拉卡這一類保排軟皮關係,坦克型的打野已幾乎絕跡,純粹輸出型的打野開始主導整個賽場的走向,也更多程度的決定了整個LPL賽區剽悍的風格。 希維爾搭配強控的強開陣在季後賽再次流行
(圖片截取自youtube)